古典藝術,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交會呢?我們與古人雖然身處不同的時空背景,但生命中有些體會和挑戰卻亙古不變,因此,古人創作出來的文字、圖像,乃至於工藝、建築,時常帶給我們一個「想像的畫面」,而那「印象」,可能連結到你童年的夏天、接觸到你生命的甜美時刻、甚或重疊到你剎那間的領悟。這些具有象徵意義的形象,特別能引發共鳴,使古典藝術進入我們的現實生活之中。
當談到月亮時,你心中聯想的「畫面」會是什麼,有人或許會被李白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所牽動,流露出對故鄉深深的眷戀之情;有人則或許想起《羅密歐與茱麗葉》中那嫉妒的月亮,無情地照耀著不幸的戀人;又或許,有人聯想到的是幾米筆下那溫暖的黃色月亮,在童真的世界裡閃耀著溫柔的光芒。
然而,不僅月亮,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人們所積累的符號與其意涵極為豐富。「印象經典—古典藝術裡的意象」系列講座,透過專家剖析古典藝術形象背後更宏巨的語彙,細說古籍文獻與藝術作品裡的精彩故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別從建築園林、版畫、文學等不同古典藝術的面向,引導我們如何抽絲剝繭,解讀表象之外的深意。除室內講座外,今年本館將帶領讀者走進台北植物園,實地「閱讀」古籍中的植物,藉行動將古籍藝術與生活聯繫起來。
第一場、8/24(週六)講題:北宋《營造法式》與臺灣傳統建築 ¦ 講者:李乾朗(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第二場、9/7(週六)講題:民俗版畫中的財富與時尚 ¦ 講者:楊玉君(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
第三場、9/21(週六)植物繪圖入門課 ¦ 野花亭 紀瑋婷老師
第四場、10/5(週六)講題:在歐洲的中國風園林 ¦ 講者:張省卿(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
第五場、10/12(週六)講題:中國古典文學裡的植物意象 ¦ 講者:潘富俊(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系教授)
第六場、10/25(週五)【走讀活動】遺忘在繪葉書裡的植物園
特別場、10/26(週六)講題:由草根樹皮到諾貝爾獎級的研究──由傳統藥物的科學研究反思東亞近代史 ¦ 講者:雷祥麟教授(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兼所長)
主題書展:5樓川堂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
合辦單位:Lam Research科林研發
※公務人員及教師全程參與者可獲學習時數認證,需要者請於報名時填寫身分證字號。(8/24、9/7、10/5、10/12講座認證時數3小時;9/21植物繪圖課程認證時數3小時;10/25走讀活動認證時數2小時;10/26講座認證時數2小時)
※搭配講座辦理,於講座結束後進行摸彩贈書及現場簽書活動,歡迎參加。
- 時間
- 講座主題
- 報名/詳細資訊
-
宋朝由宋徽宗命令將作監李誡編的《營造法式》,是一部罕見的官頒有關建築制度的書,它的內容包含材料、設計、工法及施工期限,除了分析當時各種大小建築的設計,還規定細部尺寸及裝飾色彩,在中世紀的西方世界,尚未見這樣精密深入的建築著作。《營造法式》在後世被遺忘了,直到二十世紀初年,才在江南圖書館被發現。當時由熱心的朱啟鈐交由印書家重刻出版,一時洛陽紙貴,梁啟超購得一套寄給遠在美國賓州大學留學的梁思成,但梁思成視為天書,無法看懂,這也導致他回國後花了三十多年埋首研究它。直到今天經過三代學者的努力,其內容大概已有90%被解開謎團了。台灣的古建築最早也只能上推至清初的乾隆及清中葉的嘉慶、道光年間,但它們繼承了閩南古老的傳統,而我們知道福建又保存了許多唐宋古風,因而台灣古建築也有一些能與宋《營造法式》相比較,所謂「禮失求諸野」,台灣及福建的古建築有一些細節與宋《營造法式》所記載的一樣,可證明雖經過六、七百年,匠師技藝仍代代相傳,這是極為可貴的文化資產,值得我們溯本清源。
♦李乾朗教授
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臺灣傳統建築研究者,古蹟審查委員,古蹟維護志工,古蹟修護研究者,畫家。1972年結識民俗學者林衡道與畫家席德進,開始致力於臺灣古建築的田野調查研究工作。1978年出版第一本著作《金門民居建築》,1979年出版《臺灣建築史》,2003年出版《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2008年出版《巨匠神工》,2019年出版《直探匠心》等數十本與傳統建築或近代建築相關之書籍。李乾朗教授被譽為臺灣古蹟建築的解碼人,除豐富的學養與修復經驗外,他最為人所稱道者,是其獨特的手繪圖工夫。歷任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及淡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臺灣藝術大學等校教職。曾獲臺北市文化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圖書金鼎獎、行政院文化獎、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等獎項。 -
民俗版畫(年畫)反映了人們的信仰需求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盼望,畫中的人物及家庭都是幸福美滿人生的代表,代表「財富」的各種圖像母題更是俯拾皆是。然而因為個別工坊的繪圖、雕刻技藝精粗有別,讀者未必都能認知畫面想要傳達的祝願。本次演講將解析各種民俗版畫中的財富相關器物,說明其中展示的細節的意義。除了財富之外,清末民初的民俗版畫中也有寫實的房舍、交通工具,乃至穿著、傢俱、配件等等,呈現了一時的流行,本次演講也將介紹這些曾經代表摩登、現代文明的物事在民俗版畫中留下的痕跡。
♦楊玉君教授
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專攻民俗學,民間文學、民間圖像。長年深耕於民俗學知識的楊教授提倡「民俗是民間知識的總合,不是只有祭祀拜拜而己!」論文發表主題涵蓋民俗節日、飲食文化、民間美術及俗文學等領域。2010年起建立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宗教歷史博物館的交流合作關係,之後出版《俄羅斯典藏晚清木版年畫》,讓讀者跟著20世紀初到中國旅行的俄國人阿理克,一窺晚清時期民間張貼的各種新春吉祥年畫,解鎖民俗圖像與符碼。 -
植物繪畫(Botanical Art)是以植物學為基礎,透過藝術形式呈現,結合科學與藝術的繪畫風格。古代的植物學者藉著精準寫實的植物畫,傳遞各種植物學知識。即便在數位攝影發達的現在,對科學發表來說,手繪線描圖能補足相片未盡之處,甚至更能表達植物的特徵重點或完整性;在藝術領域裡,取材與構圖設計趨向自由化的植物繪畫,越來越著重情感的表達,展現出不同的個人風格。
本次入門課程,將引導學員從植物學的角度仔細觀察植物細節,掌握植物形體結構畫下眼前的植物,以繪畫技巧畫出精確且寫實的植物樣貌,利用色鉛筆呈現植物豐富的色彩與質地,刻畫一幅細緻柔美的植物手繪小品。
(課堂上提供畫紙與繪圖工具,學員也可以攜帶自家色鉛筆來上課。)
♦紀瑋婷老師
求學階段與植物為伍,最喜歡欣賞書本上的植物畫,畫畫原只是興趣紓壓,直到與先生旅居美國北卡時,在北卡植物園修習「植物藝術與科學繪圖」學程後,從此愛上這門植物學與繪畫結合的學問。返台之後成為植物藝術繪圖特約講師,繼續用畫筆傳達植物之美。 -
18 世紀,歐洲藉由本地歐洲藝術文化傳承及異地東方中國園林資訊,促進在地園林藝術發展及公共綠地景觀之現代化。17 世紀、18 世紀正逢中國清朝黃金盛世,大量東方報導、中國商品與中國風藝術品進入歐洲市場,影響歐洲宮廷統治者造園理念。歐洲王室把園林綠地興建與開明改革政策做連結,藉由中國傳來自然風景園林藝術、造園家天下、園林微觀天下之治國理念,把園林藝術轉化成國家公共綠地建設,帶動本地公共景觀美化與農業經濟現代化。
♦張省卿教授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藝術史博士,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及歷史學系暨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全球化下之博物館收藏、東西藝術交流史、文化史方法學和殖民城市史。著有Natur und Landschaft、《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台北城官廳集中區之影響》、《東方啟蒙西方》、《新視界:全球化下東西藝術交流史》等專書。榮獲德國研究協會(DFG: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學術研究出版獎、輔仁大學專書著作學術研究獎、輔仁大學研究成果獎、「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專題講座獎助。 -
歷代詩詞歌賦、章回小說的內容,無論是神怪傳說,或是吟詠感物作品,大多有植物的描寫。有些以植物啟興,有些則以植物取喻,更多是直接對植物的吟誦。亦即各類文學的內容,總離不開植物。十三經是中國先秦時代文化紀錄的總彙,內容包括文字、史學、經學、藝術、禮俗制度等,除了《孝經》之外,經經都有植物。歷代詩詞中,引述的植物更多,如《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出現的植物,有256種;《全唐詩》收錄4 49,036首詩,出現植物共379種;《全宋詩》收錄有247,248首詩,共有植物426種。清代以前的詞總集,《全唐五代詞》有詞2,637首,植物130種。《全宋詞》共收錄20,330首詞,有植物321種。《全金元詞》收詞7,293首,植物總數253種。《全明詞》共收詞22,412首,共有植物451種。歷代章回小說都有植物的引述,如《儒林外史》有99種植物,《水滸傳》有102種,《金瓶梅》有210種,《紅樓夢》有242種、《西遊記》則有253種。文人藉植物以寓意言志,自古而然,所以文學作品之中,引述植物的章句特別多。文人用植物表達自己特殊的感懷或際遇,也用以描述情志或寄託曲隱之意。欣賞文學作品,對其中植物的形態和生態特性,和植物的隱喻有所了解,才能領悟作者文意的內涵。
♦潘富俊教授
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學博士,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系教授,歷任林業試驗所生物組組長、恆春研究中心(原恆春分所)主任。潘教授將植物生態與古典文學結合,為文學與自然科學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也為古典文學賞析增開了一扇視窗,近年亦投身台灣古典詩與地方志等古文獻的鑽研,2021年以現代植物科學研究法考證國家圖書館珍藏善本古籍之明代《野菜譜》,按照原書圖文尋找線索,一一解說野菜的效用與特色、從歷代典籍中挖掘植物的流傳軌跡,讓經典重生。
-
在攝影器材尚未普及的時代,明信片是一種常見的宣傳方式,有宣傳活動的明信片、建築落成的明信片或是印製繪畫作品的美術明信片...等,透過明信片的影像可以看到當時的城市的街道景觀、公共建築、高山與植物,而在老明信片中常可以看到的一個題材就是植物園。本活動整理了國家圖書館所藏日治時期繪葉書以及其他來源之10張繪葉書(明信片),影像有黑白與再經過上色的彩色明信片。不同時期的植物園明信片上的介紹文字有臺北苗圃、植物園等名稱,影像中的植物與建築也隨著時間流逝而變化。此次走讀活動也製作了放大版的明信片圖板,歡迎朋友們在植物園內與明信片取景原地拍照打卡,完成網美的動作後,將美照上傳國圖FB,即可換取驚喜小禮一份喔!
♦活動地點:臺北植物園
♦活動時間:下午2:30-4:30
♦集合時間&地點:下午2:30於臺北植物園博愛路出入口集合 -
113年秋季講座「印象經典—古典藝術裡的意象」特別場次
在屠呦呦博士以中藥青蒿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獎後的今日,大家可能不太容易想像,一個世紀之前歐美進步知識份子與科學家,普遍認為傳統藥物只是「草根樹皮」,不太值得投入研究。由這個角度而言,東亞關於傳統藥物的科學研究,便構成一個獨特而值得深思的歷史。本演講將由杜聰明博士在1928年提出開創性的漢醫藥研究願景,卻飽受譏評而終生無法付諸實現的歷史出發,從而向前後回溯這個研究傳統在跨國脈絡下興起的過程與爭議,進而與聽眾共同探討這段科學史對於東亞近代史的意義。
主講人:雷祥麟教授。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兼所長,專長領域為傳統醫療與公共衛生史(近代中國與台灣)、科學史與身體史、科技與社會研究。芝加哥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化學碩士、芝加哥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科學史博士。
02-23619132分機427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