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23春天讀詩節「春天裡的呢喃—傾聽現代詩的百年聲景」


春天一到鳥語花香,似乎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甜蜜的氣息,這也顯示萬物歷經寒冬後特別渴求美的事物。詩人楊牧在窗外看見紅胸小鳥,有感而發而寫下:「在綠葉和斑斑點苔的溪石中間/抽象,遙遠,如一滴淚/在迅速轉暖的空氣裏飽滿地顫動」,因此屬於春天的聲音是輕柔的、令人感動的,因為「愛是心的神明……」。現代詩除了收錄屬於四季的聲音,詩人們也在作品中紀錄各種聲響:不管是幾乎聽不見的詩人獨語或是戀人絮語,還是震耳的市井喧鬧聲,這樣「聲景」已經傳唱超過百年。現代詩不拘形式並且情感豐沛,2023年春天,讓我們打開雙耳,諦聽詩歌呈現的聲音世界!

時間:週六下午
2:00
4:30

地點: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3樓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報名網址:https://actio.ncl.edu.tw/activitydetails?uid=6&pid=406

活動網頁:https://actio.ncl.edu.tw/112_spring

推薦閱讀書單:https://actio.ncl.edu.tw/downloads?uid=6&pid=406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

※公務人員及教師全程參與者可獲研習時數3小時(需要者請於報名時填寫身分證字號)

※搭配講座辦理,於講座結束後進行摸彩贈書及現場簽書活動,歡迎參加。

 


時間
講座主題
報名/詳細資訊
  • 時間 112/02/11 14:00
    ~
    112/02/11 16:30
    講座主題 第一場2/11李瑞騰教授主講「弱者的悲鳴——日治下臺灣新詩的主旋律」
    立即報名 展開

    主題介紹

    臺灣的新詩,誕生於日治下的1920年代之初,由於史地及政經條件,依違擺盪在殖民母國與文化母國之間,形成其獨特的風貌,中文和日文並行,抗爭和妥協紛呈。日治下臺灣新詩的主旋律,借用張我軍的詩題即是「弱者的悲鳴」。「弱者」指被殖民的臺灣人民,在被壓迫的狀況下發出其「悲鳴」,本演講將精選賴和、陳虛谷、張我軍、王白淵、楊守愚、楊華、楊雲萍、吳新榮、郭水潭、陳奇雲、水蔭萍等日治時代臺灣新詩人的作品,聆聽其時代之音。

    主講人介紹

    李瑞騰,1952年出生於南投草屯,文化大學中文博士,曾專任教職於德明商專、淡江大學、中央大學,兼課於文化大學、政治大學,前後40年。在中大31年,曾任中文系系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人文藝術中心主任等;2010年2月1日起借調臺灣文學館館長4年。出版有詩集、散文集、文學論述二十餘種,主編圖書七十餘種。校園之外,長期通過媒體和社團推動文藝公共事務,曾任商工日報副刊主編、《文訊》雜誌總編輯、《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古典文學研究會理事長、九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臺灣詩學季刊社社長、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主任委員等。

  • 時間 112/02/18 14:00
    ~
    112/02/18 16:30
    講座主題 第二場2/18陳芳明教授主講「孤獨是一匹獸——論楊牧的內心世界」
    立即報名 展開

    主題介紹
    詩人自稱安那其或無神論時,似乎已經在暗示,在信仰與詩之間必有互通的精神狀態。那種形而上的狀態如果必須命名,唯孤獨庶幾近之。無以名狀的孤獨,對於詩人是有具體可見的形象。在創造的時刻,詩人與孤獨相處,幾乎分不出彼此。詩人的思考有多高,審美有多深,孤獨都能到達。反過來說,孤獨有多抽象,有多虛構,詩人也能夠找到具體形象呈現出來。自我放逐的詩人楊牧,在回歸之前完成一首詩〈孤獨〉,詩中以獸的形象描繪中年前後的心情:

    孤獨是一匹衰老的獸
    潛伏在我亂石磊磊的心裡

    這首詩是典型的放逐心情。放逐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空間的,一種是時間的。空間的放逐,也許是因政治理由而被迫離鄉背井;那種流亡往往造成心理創傷,成為生命中永恆的烙痕。不僅僅是因為身體遭到刻意的遺棄,甚至親情、友情、鄉情也一併受到棄擲。時間的放逐,應該是指生命距離青春越來越遠,永遠回不去年少時的精神原鄉。楊牧的詩,屬於時間上的放逐。他並不傷春悲秋,而是對自己年輕歲月的遠逝有一種悼念,卻又安然接受向晚歲月的降臨。

    主講人介紹
    陳芳明,高雄人,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並於美國華盛頓州州立大學歷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後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任教,成立該校臺灣文學研究所。獲聘為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以顯其治學和教學上的卓越成就。
    其編著的作品影響深遠,例如主編《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余光中跨世紀散文》、《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詩人楊牧》等。並著有《詩和現實》、《美與殉美》、《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孤夜獨書》、《楓香夜讀》、《現代主義及其不滿》等書。而學術專著《探索臺灣史觀》、《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傳記《謝雪紅評傳》等書,為臺灣文學批評建立新的研究典範。


  • 時間 112/03/04 14:00
    ~
    112/03/04 16:30
    講座主題 第三場3/4 孟樊教授主講「動物如何在詩的舞臺上展演? ──我看臺灣的動物詩」
    立即報名 展開

    主題介紹
    駱駝怎會哭泣?
    我們從齊豫唱的那首〈哭泣的駱駝〉,就可以感受到動物在詩詞裡往往變作我們的替身――所以駱駝才會哭泣啊!
    從紀元前一千多年,動物率先便在《詩經》現身,伴隨著我們在文學的歷史舞臺上載歌載舞,一直到現今的新詩,都可以看到牠們不同的身影。
    民初胡適和沈尹默首先在白話詩裡放出他們的〈鴿子〉;日治時代從王白淵讓蝴蝶在他的詩裡飛,楊雲萍為動物描繪牠們的圖像,到紀弦孤獨的一匹狼、商禽瞻望歲月的長頸鹿,以及辛鬱失去曠野的豹、蘇紹連變形的螢火蟲、利玉芳洩漏情慾的貓……在在都讓人好奇:這些動物到底在詩的舞臺上如何展演?
    我們想瞧瞧:這些動物擔任了什麼角色――是跑龍套?配角?還是主角?(即動物在詩裡的身分)
    我們也想看看:動物是怎麼出場的?(即作者使用什麼手法)
    更想了解:動物替我們表達了什麼?(動物詩的主題及思想)
    在詩的舞臺上,動物不再喑啞,有時牠們替我們說,有時牠們也自己說――即便導演都是臺灣詩人,仍令人想一探究竟。
    就讓孟樊來說說看!

    主講人介紹
    孟樊,本名陳俊榮,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博士。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早年於傳播界任職,曾任報社主筆與副刊編輯、雜誌社主編、出版公司總編輯,主編眾多系列叢書;並於國內各大報刊開設專欄長達十數年。後於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南華大學等校授課,曾任佛光大學文學系暨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系主任、香港浸會大學訪問教授。入選九歌版《評論二十家》與《評論三十家》,詩作入選兩岸各類詩選集。出版之著作有詩集、散文集、文學及文化評論集、學術論著及譯著共三十餘冊。

  • 時間 112/03/18 14:00
    ~
    112/03/18 16:30
    講座主題 第四場3/18 李癸雲教授主講「與青春密談」
    立即報名 展開

    主題介紹
    「青春」,含苞待放的生命階段,即將璀璨盛開,最是短暫,也最單純美好,然而少年情懷總是詩,情思豐沛卻敏感易傷。古今多少文學作品都曾觸及青春感懷,尤其是「傷逝」母題。「與青春密談」擬賞閱現代詩人的青春賦義,看他們如何在詩行密室裡,娓訴情腸、詠歎生命。
    此講座將闡析臺灣現當代詩人的青春書寫,以經典詩作為例,分享詩人們在青春年少時所寫的詩,以及走過青春、回頭檢視青春點滴的詩。

    主講人介紹
    李癸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現任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人社院副院長。研究領域為臺灣文學、女性詩歌、性別研究。著重探討詩歌與性別,女性詩歌論述尤為代表,擅長自作家語言實踐及意象使用去辯證詩人或文本中主體的主體性。曾開設「臺灣現代詩專題」、「現當代性別書寫專題」等課程。

  • 時間 112/04/08 14:00
    ~
    112/04/08 16:30
    講座主題 第五場4/8 楊佳嫻教授主講「死去千百萬次的房間──現代詩裡的家庭私語」
    立即報名 展開

    主題介紹
    現代文學原是從衝撞「家」的倫理、重構「家」的可能而展開的,「家」的多重樣貌又關係到親密關係地圖的測繪,隨著時代與觀念的變革而有豐富的實踐。文學讀者熟悉懷戀著家的琦君散文,也熟悉第一頁就把阿青逐出家門的白先勇小說,那麼現代詩中怎麼表現呢?──劉克襄詩裡難以掙脫命運的父子三代,馬尼尼為詩裡的「家庭主婦洗衣病」,陳黎詩裡四處漏水的夢與家屋,白萩詩裡新美街月光曬著的檸檬枝──本講座將呈現中文現代詩如何「家」、為何「家」,也眷戀也抵抗,既厭倦又嚮往。

    主講人介紹
    楊佳嫻,高雄人,定居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臺北詩歌節協同策展人,性別組織「伴侶盟」理事。長年於清華大學開授現代文學與寫作相關課程。著有詩集《你的聲音充滿時間》、《金烏》等四種,散文集《雲和》、《瑪德蓮》、《小火山群》等五種。另編有散文選與詩選數種,新近編有《刺與浪:跨世代同志散文讀本》。

  • 時間 112/04/15 14:00
    ~
    112/04/15 16:30
    講座主題 第六場4/15洪淑苓教授主講「她們的裙角飛揚——現代女詩人的自我形象與超越」
    立即報名 展開

    主題介紹
    「女人如花」這句話是真理嗎? 每個女人都有公主夢嗎? 除了溫柔婉約、賢妻良母的形象,女人還有怎樣的可能? 本次演講將透過現代女詩人的作品,了解女詩人對自我形象的刻畫。有的女詩人以樹自比,扎根於生命和鄉土,有的女詩人則從童話公主身上獲得再生的力量。也有女詩人勇敢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慾望,把自己形塑為擁有致命吸引力的女神……多樣化的自我期許,顯現女性渴望突破社會制定的女性框架。就像著名女詩人林泠的詩句:「才是三月,也綠得夠深了/ 那是我思想的裙角/ ( 她從鎖住的禁園裏逃出來 ) / 被揚掛在多枝節的樹椏上( ﹤「一九五六」序曲﹥) ,專屬於女性的「思想的裙角」,已經逃出禁園,裙角飛揚像綠葉佈滿枝椏。藉由書寫,女詩人表達除了照顧家庭、勤於工作之外,她的真實自我與嚮往的世界。期望與您一同欣賞女詩人的珠璣名作,解讀女性的夢想和願望。

    主講人介紹
    洪淑苓,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任臺大藝文中心創制主任、臺大臺文所所長與合聘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訪問學者、美國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訪問教授、德國海德堡大學交換教授。曾獲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臺大學術專書優良獎、科技部人文專書出版獎助等,以及文學創作獎:全國學生文學獎、臺大現代詩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北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詩歌藝術創作獎與2016年度「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著有學術專書《思想的裙角——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20世紀文學名家大賞:徐志摩》、《現代詩新版圖》、《在地與新異——臺灣民俗學與當代民俗現象研究》、《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牛郎織女研究》等。並有現代詩集《尋覓,在世界的裂縫》、童詩集《魚缸的貓》與散文集《騎在雲的背脊上》等。

  • 時間 112/04/29 14:00
    ~
    112/04/29 16:30
    講座主題 第七場4/29向陽教授主講「寫予土地的歌詩」
    立即報名 展開

    主題介紹
    臺灣新詩自1923年5月追風用日文寫作〈詩の真似する〉(詩的模仿)開始,到今將近100年。百冬來,臺灣詩人佇無仝款的時間、空間,寫出誠濟詩篇,使用的語言有日文╱華文╱臺文三種,以外猶有客語文、原住民族各族語文等等。這場演講,前半段,主要紹介自1930年開始到今臺語詩創作的發展,佮用臺語寫作的代表詩人、詩篇;後半段,紹介主講者向陽寫的臺語詩。(配合母語日,全程攏使用臺語講演。)

    主講人介紹
    林淇瀁,筆名向陽,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邀訪作家。曾任《自立報系》總編輯、總主筆和副社長、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吳三連獎基金會秘書長。現為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曾獲國家文藝獎、吳濁流新詩獎、美國愛荷華大學榮譽作家、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臺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傳藝金曲獎最佳作詞獎、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著有詩集及學術論著等50餘種。

     

※ 活動相關問題洽詢電話:02-23619132#722 國際標準書號中心潘先生,或 E-mail: chienwei@ncl.edu.tw ※

活動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