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08年冬季閱讀講座-西洋文學中的大時代

 

國家圖書館冬季將辦理「西洋文學中的大時代」講座,邀請西洋文學領域學者介紹各時代的經典文學作品,講座主題包含十九世紀英國文學、十九世紀美國文學中的奴隸與人權、十九世紀法國文學中的革命與社會、維多利亞時期文學中的鼎盛與陰暗、殖民文學、二十世紀初文學中的浮華與墮落等主題,透過對文學作品的討論與賞析,啟發大眾對西洋文學的興趣。

活動期間:108年11月2日起至109年1月4日
場次時間:週六14:00~16:30
地點: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3樓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公務人員及教師全程參與者可獲學習時數認證時數3小時(需要者請於報名時填寫身分證字號)
※搭配講座辦理,於講座結束後進行摸彩贈書及現場簽書活動,歡迎參加!
時間
講座主題
報名/詳細資訊
  • 時間 108/11/02 14:00
    ~
    108/11/02 16:30
    講座主題 (一)來一場「浪漫之旅」:從英國浪漫詩到瑪麗‧雪萊《科學怪人》的創造神話
    立即報名 展開
    主 題 介 紹
    十九世記初英國詩人布萊克(William Blake)以一句 “自然就是想像”,開啟了人類想像力與創意的天堂與地獄之門。浪漫詩人華茲渥斯(William Wordsworth)及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更是透過人類心智創造力及想像力,顛覆傳統理性思維,掀起英國文學新的一波革命與創新。這一連串的浪漫追求與突破,似乎到了無窮止盡的地步,也挑戰人類視野與極限。然而這種無止盡的追求,將人類推展到“造物者”(creator)的境界,是人類的福氣?還是人類的噩耗?
    「知識的追求不應該是例外,不應該是打擊人類的情感或摧毀任何享受生活的樂趣」。這些話語,來自曾經以神自居而創造生命的Dr. Frankenstein的口中。我們閱讀Mary Shelley的這本《科學怪人》,探討知識追求的本質。人類如何透過科學研究,來分析生命的意義與人類、上帝間的關係,我們開始反思浪漫主義開啟的“黑洞”。 
    對照十九世紀的人類心智與創意解放,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文明,從人工智慧到機器人誕生,似乎也考驗人類這種不斷追求無限的浪漫思維。
    邀請大家來一場「浪漫之旅」,透過十九世紀初的英國浪漫詩與小說,思考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檢驗我們與造物者的拉扯,這是一場「浪漫戰爭」,也是一場心靈的「體驗之旅」。

    主講人介紹
    陳超明教授,美國佛州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現任實踐大學應外系暨創意產業博士班講座教授及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執行長。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中心主任、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院長、國立政治大學英文系主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訪問學者、第三部門教育基金會執行長、中華民國訓練協會理事長、亞洲培訓總會常務理事及副理事長 (ARTDO)、國際培訓總會常務理事(IFTDO)、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顧問、中華民國工商建言會顧問、台東縣政府縣政顧問、桃園市公立雙語學校計畫指導教授、高雄市公立雙語學校計畫指導教授、新竹縣公立雙語學系計畫指導教授,並有四十幾本著作,曾獲廣播金鐘獎最佳節目編譯、廣播金鐘獎最佳文教資訊節目主持人等榮譽
  • 時間 108/11/09 14:00
    ~
    108/11/09 16:30
    講座主題 (二)讀《湯姆叔叔的小屋》兼談廢奴運動與女性參政
    立即報名 展開
    主 題 介 紹
    據說林肯總統與美國女作家史拓初次見面時,笑問她:「妳就是那位引起大戰的小婦人?」林肯之所以有此一問,是因為史拓的暢銷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劇烈影響美國北方人民對於南方奴隸制度的觀感,最終導致美國內戰。
    這場演講從女性參與公共事務的角度來討論《湯姆叔叔的小屋》的寫作策略。除了瞭解史拓寫作當時的女性地位以及當代女性關注公眾事務的作法,更深入解讀史拓如何以當代認定的女性特質強化廢奴的訴求,並以廢奴的議題塑造小說中的女性角色,突破當代社會文化的性別框架,賦予女性更多元的參政途徑。

    主講人介紹
    李欣穎教授,臺大外文系學士、臺大外文所碩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英美文學博士,現為臺大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她的研究領域為十九世紀美國小說,尤其對寫實傳統感到興趣;探討文本多由寫作當時的社會議題切入,特別是商業活動與社會階級相關的社會文化現象。她的研究論文發表於國內各主要文學學術期刊。
  • 時間 108/11/30 14:00
    ~
    108/11/30 16:30
    講座主題 (三)文人造反的時代 : 十九世紀法國的革命與社會
    立即報名 展開
    主 題 介 紹
    很多人都知道:十九世紀的法國是「小說的世紀」,這百年中寫出的作品的質與量,不僅前所未見,也開創了法國文學的輝煌成就,讓世人都樂於閱讀法國小說。但很多人或許不知道;為什麼法國文人要寫小說?
    十九世紀的法國小說家基本上都是「革命份子」;首先,他們在書寫藝術創作上不斷求新求變,如揚棄古典主義,提倡浪漫主義,繼而現實主義、自然主義,甚至預知「現代性」的創作。其次,十九世紀的法國也是政治最動蕩,社會最驟變的時期,文人提筆書寫反對陳腐思想,主張社會公義,甚至走上街頭參與政治改革。從雨果的疾呼,小仲馬的不平,波德萊爾的憂鬱,左拉的控訴,到福樓拜的對簿公堂,每位作家幾乎都以悲天憫人的高昂情緒從事文字創作。當然,幸運地,他們的聲音都被聽見,從而推動了法國政治、社會,乃至文化的改革。

    主講人介紹
    吳錫德教授,淡江大學法文系教授。淡江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遠東研究第三階段博士。曾任記者、編譯、出版社客座主編、淡江大學法文系主任、外語學院院長。
    著有:《認識新歐洲》、《旁觀者輕 -多視野文化溝通》、《閱讀法國當代文學》、《翻譯空間》、La Modernité chez Albert Camus(卡繆作品中的現代性)、《法國製造 -法國文化關鍵詞100》、《我反抗,故我們存在-論卡繆作品中的現代性》、《法漢進階翻譯》等。
    譯有:《歐洲文明》、《塔尼歐斯巨岩》、《第一人》、《認識歐洲聯盟》、《文化全球化》、《思考之危境 -克莉斯蒂娃訪談》、《閃躲-中途停靠-碎骨片:當代法國詩法中雙語選集》(合譯)、《美國製造 -凝視美國文明》(合譯)、《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 論卡繆作品中的現代性》(自譯)。
  • 時間 108/12/14 14:00
    ~
    108/12/14 16:30
    講座主題 (四)新世紀福爾摩斯:未來科技的想像與陰暗
    立即報名 展開
    主 題 介 紹
    英國作家亞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筆下的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系列小說,堪稱是英國史上最受歡迎的系列小說,理性、精準、冷靜等人格特質以及引人入勝的劇情刻劃,百餘年來,從小說的連載到電視、電影、動漫創作,福爾摩斯的魅力歷久不衰。
    本演講要討論福爾摩斯代表先進、知識、科技的新時代形象從何而來,為何名偵探被設定為博古通今的知識英雄?福爾摩斯同時通曉醫學、化學、地理、數學、工程等科學知識,這又代表什麼樣的文化意涵?為何大偵探是追逐最新科技的重度愛好者?福爾摩斯開啟了科技改造社會與人性的美好想像,可是,卻也同時開展大英帝國最輝煌也最陰暗的時代意義。

    主講人介紹
    陳重仁副教授,現任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2017-2018)。曾獲傑出人才基金會第三屆年輕學者創新獎(2015)、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碩博士論文獎(2007),專書著作《文學、帝國與醫學想像》(2013)獲2014年文化部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研究十九世紀英國小說、當代英國小說、文學與醫學跨領域研究等。新書Victorian Contagion: Risk and Social Control in the Victorian Literary Imagination (Routledge, 2019)討論維多利亞時期感染的醫學論述介入風險與社會控制的文化想像,成為文學創作與社會觀察的重要依據。
  • 時間 108/12/28 14:00
    ~
    108/12/28 16:30
    講座主題 (五)英語世界的後殖民女性文學
    立即報名 展開
    主 題 介 紹
    殖民與後殖民議題在近代西洋文學領域極其重要,而後殖民女性文學更在種族與殖民主義的基礎上增添了性別的面向,由更多元的觀點討論殖民主義的運作與影響。此次演講將以白人女作家芮慈(Jean Rhys 1890-1979)的《夢迴藻海》、黑人女作家金凱德(Jamaica Kincaid 1949- ) 的《安妮˙強的烈焰青春》以及印度女作家洛伊(Arundhati Roy 1961- )的《微物之神》三本小說作為例,介紹英語世界的後殖民女性文學。
    主講人介紹
    馮品佳教授,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生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現任交通大學外文系暨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合聘研究員,以及交通大學亞裔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交通大學教務長,交通大學副教務長,外文系系主任,交大電影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哈佛大學Fulbright訪問學者,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2005-2008),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2009-2011, 2014-2015),國科會(現科技部)外文學門召集人,與史丹佛大學人文社會中心國際訪問學者。曾獲得2015年第59屆教育部學術獎,2007年、2010年與2013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第一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2019年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計畫。研究領域包括英美小說,女性書寫,離散文學與文化研究,少數族裔論述以及電影研究。論文發表於《歐美研究》、《中外文學》、《英美文學評論》、Asian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Contemporary Women’s Writing, Feminist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MELUS, Tamkang Review 等國內外期刊。著有中外專書數本;譯著有 Love 以及《木魚歌》。
    電子郵件:pcfeng@yahoo.com

     

  • 時間 109/01/04 14:00
    ~
    109/01/04 16:30
    講座主題 (六)浪漫與頹廢:「爵士年代」枯萎凋謝的「美國夢」──以費茲傑羅小說《大亨小傳》 為例
    立即報名 展開
    主 題 介 紹
    費茲傑羅(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在「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Modern Library 100 Best Novels)排行榜中,名列第二。這是一本關於「美國夢」(American Dream) 幻滅的悲劇故事,不僅反映美國歷史上「爵士年代」(The Jazz Age:1918-1929)的社會奢華、道德頹廢與浮華拜金,並且刻畫人性中對「夢想」的永無止境追尋──儘管它可能不是光彩絢爛的美夢,而是一場枯萎凋謝的惡夢。書中主要人物蓋茨比,藉「綠光」寄深情,將其一生的信念寄託在女主角黛西家的「綠燈」上,鍥而不捨地追尋其無法預知的破碎之夢,讀來令人不勝唏噓。
    主講人介紹
    劉建基教授,現任世新大學英語系專任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美文學博士。曾任中興大學外文系專任講師、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及教授、英國劍橋大學英語系訪問學人、美國康乃爾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美國杜克大學亞太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研究領域:全球化與文化、台灣現代小說與文化翻譯、當代文學與文化理論、美國文學、當代英美小說。著有〈翻譯、番易、褪色的現代主義:以王文興《家變》英譯本為例〉、〈跨文化溝通:衍譯的再現 ──《魯拜集》翻譯在台灣〉、〈班雅民的翻譯理論研究在台灣〉、〈文學與醫學的對話: 艾德森劇本《心靈病房》中的臨終關懷與醫學倫理議題〉、〈論胡爾泰詩集《香格里拉》中的「樂園意識」〉等學術論文。譯有《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

※活動相關問題洽詢電話:02-23619132 #233 洪小姐,或 E-mail:wanyinhong@ncl.edu.tw

主題書展:

國圖閱覽大廳

活動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