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20年夏季閱讀講座──集結,千禧世代作家:新世代作家圖像

系列講座簡介
目前一般臺灣大眾對於臺灣文學的認知,多以資深作家如楊牧、王文興、李昂、白先勇、黃春明、張大春等為主,對目前臺灣新世代文學創作的發展較為陌生。事實上,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作家已是目前臺灣文壇創作主力之一。國外把1980年至2000年出生的人口族群稱之為「千禧世代」,他們成長於經濟成熟、全球資訊流通、數位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氛圍,導致此一世代作家在創作風格和主題上與前輩作家既有傳承,卻也有明顯世代差異。本講座邀請千禧世代作家現身說法,並各搭配一名學者對談,窺探臺灣新一輩文學創作者的創作心路歷程,以及他們筆下所呈現的二十一世紀臺灣現況。
場次時間:週六14:00~16:30 地點: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3樓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523   講題:千禧世代臺灣作家筆下的「新寶島」

主講人:黃崇凱(作家)

與談人:詹閔旭(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530   講題:新世代原住民作家揹起的一座座山林

主講人:沙力浪(作家)

與談人:陳芷凡(清華大學臺文所副教授)

606   講題:新二代作家的臺灣人種學

主講人:陳又津(作家)

與談人:謝欣芩(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所助理教授)

613   講題:詩、抵抗與網路世代詩人的社會參與

主講人:羅毓嘉(作家)

與談人:李癸雲(清華大學臺文文所教授)

704   講題:解嚴後臺灣囝仔的三合院創作課

主講人:楊富閔(作家)

與談人:劉亮雅(臺灣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711   講題:當新女性穿越回舊臺灣

主講人:楊双子(作家)

與談人:鄭芳婷(臺灣大學臺文所副教授)

 

報名網址:https://actio.ncl.edu.tw/activitydetails?uid=6&pid=204 

活動網頁:https://actio.ncl.edu.tw/109_summer 

另有同步直播:國圖影音專區 Facebook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  合辦單位:科林研發

一、鑑於我國疫情趨緩,本館調整6月13日至7月11日講座報名人數及防疫規範,如下:
(一)線上報名人數由60人恢復為400人,不開放現場報名入場。
(二)本活動入場採實聯制,報名成功後,當日報到時須持身分證、駕照、護照、健保卡等可辨識為本人之有效證件,並登記有效之聯絡電話。如無前述之證件,主辦單位將取消報名者入場資格。
(三)入場前須配合戴口罩、量測體溫及酒精消毒,活動進行中並須全程配戴口罩。其他相關防疫措施與活動事宜,請以本館網頁公告為準。
二、各場次全程參與者將核給3小時認證時數。

時間
講座主題
報名/詳細資訊
  • 時間 109/05/23 14:00
    ~
    109/05/23 17:00
    講座主題 黃崇凱主講:千禧世代臺灣作家筆下的「新寶島」
    立即報名 展開

    時間:5月23日(六)
    講題:千禧世代臺灣作家筆下的「新寶島」

    講者:黃崇凱(作家) 1981年生,臺大歷史系畢業。著有長篇小說《文藝春秋》、《黃色小說》、《壞掉的人》、《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及短篇小說集《靴子腿》。參與字母會小說系列創作出版計畫。

    與談人:詹閔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現為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兼任臺灣文學研究學會秘書長一職。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人、UCLA亞洲語言與文化系Fulbright訪問學人。研究興趣為臺灣現當代文學、移民與種族研究、東南亞華語語系文學,著作《百年降生:臺灣文學故事》(合著,聯經,2018),譯作《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洪範,與施俊州、曾珍珍合譯,2015),同時正在進行《中山人文學報》「全球南方華文文學」專輯(與吳家榮合編)、《東南亞移民文學在臺灣》專書寫作。

    講座介紹:「千禧世代」一詞出自尼爾‧豪(Neil Howe)和史特勞斯(William Strauss),他們把戰後美國社會分為嬰兒潮、X世代、千禧世代、Z世代四個時期,千禧世代主要用來描述1980年至2000年左右出生的世代。千禧世代成長於經濟成熟、全球資訊流通、數位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氛圍,形塑出此一世代作家獨特的創作風格、主題關切、價值觀。本次系列講座邀請小說家黃崇凱和中興大學臺文所詹閔旭教授擔任首發講者,從兩種不同觀點勾勒千禧世代作家創作總論。

  • 時間 109/05/30 14:00
    ~
    109/05/30 17:00
    講座主題 沙力浪主講:新世代原住民作家揹起的一座座山林
    立即報名 展開

    時間:5月30日(六)
    講題:新世代原住民作家揹起的一座座山林

    講者:沙力浪(作家)漢名趙聰義,1981年生,布農族,成長於花蓮卓溪鄉中平Nakahila部落。曾經就讀於元智大學中文系,畢業於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所,目前在部落成立一串小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做為田野工作的空間。文學創作曾獲得2000、2001、2011、2013、2015年原住民文學獎,2008、2011年花蓮縣文學獎,2011、2013年教育部族語文學獎。著有《笛娜的話》、《部落的燈火》、《祖居地•部落‧人》。

    與談人:陳芷凡(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現任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清華大學原住民資源中心諮詢委員、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世界南島暨原住民族中心」執行委員。曾任北京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所訪問學人、山海文化雜誌社編輯。研究領域為族裔文學與文化、臺灣原住民族文獻、十九世紀西人來臺踏查研究。專著有《臺灣原住民族一百年影像暨史料特展專刊》(2011);共同編著有The Anthology of Taiwan Indigenous Literature:1951-2014 (2015)。近年關注文學作品如何表述原住民族在現代化、都市化、基督宗教改宗以及性別平權等議題建構多重的文化身分,以此思考原民振興的可能。

    講座介紹:1920年是臺灣新文學運動的起點,當時臺灣作家初嘗試以白話文創作,至今已經一百年基業。然而,臺灣原住民的漢語創作遲至1980年代才嶄露頭角。原住民作家的創作往往跳脫小我關懷,而與更大的原住民平權運動互為表裡,並透過筆尖抒發原住民長期遭受的剝削、歧視與自我認同難題。本場邀請原住民詩人沙力浪和清大臺文所陳芷凡教授擔任講者,分享臺灣新一世代原住民作家的創作關切與使命。

  • 時間 109/06/06 14:00
    ~
    109/06/06 17:00
    講座主題 陳又津主講:新二代作家的臺灣人種學
    立即報名 展開

    時間:6月6日(六)

    講題:新二代作家的臺灣人種學

    講者:陳又津(作家)臺北三重人,專職寫作。曾任職廣告文案、編劇、出版社編輯、記者。出版有小說《少女忽必烈》、《準臺北人》、《跨界通訊》、《新手作家求生指南》。

    網站|dali1986.wix.com/yuchinchen
    FB|陳又津 YuChin Chen
    IG |hubilieh

    與談人:謝欣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美國奧勒岡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臺灣文學學會秘書主任,曾任美國衛斯理安大學東亞研究學院訪問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臺灣文學、紀錄片、移民、女性研究,關注跨國移動與當代臺灣文化生產之間的關係,相關論著發表於Translocal Chinese: East Asian Perspectives, 《淡江中文學報》、Chinese Americ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s等國內外期刊。

    講座介紹:臺灣是一座移民之島,而自20世紀中期以後移居臺灣的東南亞移民更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成員。臺灣文學已有不少以東南亞移民為創作主題,或者由東南亞作家提筆創作的精彩作品,卻較少見新移民第二代的心聲。本次講座邀請新二代小說家陳又津分享創作經歷,以及對東南亞移民第二代身分認同的掙扎與思考。除了作家現身說法,另邀請長期研究東南亞移民紀錄片的謝欣芩教授與會對談。

  • 時間 109/06/13 14:00
    ~
    109/06/13 17:00
    講座主題 羅毓嘉主講:詩、抵抗與網路世代詩人的社會參與
    立即報名 展開

    時間:6月13日(六)
    講題:詩、抵抗與網路世代詩人的社會參與

    講者:羅毓嘉(作家)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嬰兒涉過淺塘》等五種;散文集《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等三種。作品曾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等選本。

    與談人:李癸雲(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研究專長為臺灣現當代文學、現代詩學、性別論述。學術專著有《詩及其象徵》、《結構與符號之間: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朦朧、清明與流動: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與詩對話:臺灣現代詩評論集》,以及期刊論文數十篇。曾獲臺北文學獎新詩評審獎、臺中縣文學獎新詩獎、南瀛文學獎「南瀛新人獎」、臺灣文學獎散文獎、清華大學校傑出教學獎等。

    講座介紹:詩,可以向內挖掘最隱晦的情緒,也具有批評社會時政的犀利力道。放眼國際社會運動場合,詩作往往是最常挪用做為弱勢發聲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而在數位資訊快速流通的當代,詩作精短、易於在網路平臺分享的特質,更進一步強化了詩作的淑世意義。本次講座邀請詩人羅毓嘉和清大臺文所李癸雲教授,兩人將分享詩、政治與社會參與之間的關係。

  • 時間 109/07/04 14:00
    ~
    109/07/04 17:00
    講座主題 楊富閔主講:解嚴後臺灣囝仔的三合院創作課
    立即報名 展開

    時間:7月4日(六)
    講題:解嚴後臺灣囝仔的三合院創作課

    講者:楊富閔(作家)1987年生,臺南人,臺大臺文所碩士班畢業,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人,目前為臺大臺文所博士候選人,臺大中文系、清大中文系與東吳中文系兼任教師。作品計有《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故事書:福地福人居》、《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編選《那朵迷路的雲:李渝文集》(與梅家玲、鍾秩維合編)。作品曾獲改編電視、電影、漫畫、歌劇。

    與談人:劉亮雅(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為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碩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現任臺大外文系特聘教授、臺大臺文所合聘教授。曾擔任2006-2008年臺大外文系主任。主要研究臺灣當代文學與文化、英美二十世紀文學、後殖民理論、女性主義理論、同志理論。著有《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臺灣小說》(2014),《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2006),《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2001),《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1998),Race, Gender, and Representation: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 Sula, Song of Solomon, and Beloved (2000)。與人合著《臺灣小說史論》(2007);主編、導讀《同志研究》(2010)。曾編譯、導讀《吳爾芙讀本》(1987),導讀、審定《海明威》(1999)、《康拉德》(2000)、《吳爾芙》(2000),導讀《簡愛》(2013)。

    講座介紹:描寫臺灣鄉土為主的文學創作是二十世紀臺灣文學的重要資產,黃春明〈看海的日子〉、王禎和〈嫁妝一牛車〉都是經典代表作,且多次改編為影視劇作。到了二十一世紀,新世代作家楊富閔《花甲男孩》笑中帶淚的鄉土故事改編為電視劇,同樣引起共鳴。本次講座邀請自小在三合院長大的作家楊富閔,分享他的文學養成故事,另外邀請臺大外文系劉亮雅特聘教授從學者角度介紹臺灣鄉土書寫的發展與時代意義。

  • 時間 109/07/11 14:00
    ~
    109/07/11 17:00
    講座主題 楊双子主講:當新女性穿越回舊臺灣
    立即報名 展開

    時間:7月11日(六)
    講題:當新女性穿越回舊臺灣

    講者:楊双子(作家)本名楊若慈,一九八四年生,臺中烏日人,雙胞胎中的姊姊。百合/歷史/大眾小說創作者,動漫畫次文化與大眾文學觀察者,臺灣民俗愛好者。曾獲國藝會創作補助、文化部創作補助、教育部碩論獎助。近作為《花開少女華麗島》、《花開時節》。

    與談人:鄭芳婷(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劇場表演博士,現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當代劇場、酷兒批判、島嶼論述。作品散見於Asian Theatre JournalThird Text、《戲劇研究》、《考古人類學刊》及各藝術評論雜誌。

    講座介紹:本次講座邀請小說家楊双子分享她的歷史小說創作。歷史小說透過生動的文字描述重建歷史現場,這種寫作手法在臺灣文學發展的歷程佔據舉重輕重的位置。不過,楊双子融合時空穿越、女性意識、百合文化等不同元素,賦予向來以男性作家主導的臺灣歷史小說截然不同的嶄新面貌。本次講座由小說家楊双子和臺大臺文所鄭芳婷教授對談,兩人將深入探討楊双子作品裡的性別意識和幽微流竄的同志情愫。

※活動相關問題洽詢電話:02-23619132 #316 漢學中心林小姐,或 E-mail: ming@ncl.edu.tw ※

活動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