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6月13日(六)
講題:詩、抵抗與網路世代詩人的社會參與
講者:羅毓嘉(作家)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嬰兒涉過淺塘》等五種;散文集《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等三種。作品曾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等選本。
與談人:李癸雲(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研究專長為臺灣現當代文學、現代詩學、性別論述。學術專著有《詩及其象徵》、《結構與符號之間: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朦朧、清明與流動: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與詩對話:臺灣現代詩評論集》,以及期刊論文數十篇。曾獲臺北文學獎新詩評審獎、臺中縣文學獎新詩獎、南瀛文學獎「南瀛新人獎」、臺灣文學獎散文獎、清華大學校傑出教學獎等。
講座介紹:詩,可以向內挖掘最隱晦的情緒,也具有批評社會時政的犀利力道。放眼國際社會運動場合,詩作往往是最常挪用做為弱勢發聲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而在數位資訊快速流通的當代,詩作精短、易於在網路平臺分享的特質,更進一步強化了詩作的淑世意義。本次講座邀請詩人羅毓嘉和清大臺文所李癸雲教授,兩人將分享詩、政治與社會參與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