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次詳情
第六場「孔孟如何面對『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抉擇?」
主 題 介 紹
儒家思想就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中的一種,亦稱儒學、儒教等,由孔子創建。儒生最初只是主持喪事的司儀,後來稱能夠解說一本經書的為儒生,在孔子和其學生努力之下,儒家逐漸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春秋時代,發展成一個強大的學派,被稱為「儒家學派」。秦代以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春秋戰國時代,政治、社會秩序混亂,為了社會祥和,儒家的三位重要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遂創立弘揚以仁、義、禮、智為基本範疇的思想體系,教人做有道德修養的君子。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五十歲後周遊列國鼓吹周禮,又專心著書立說,編修及整理了《詩》、《書》、《禮》、《樂》、《周易》、《春秋》等書。孟子(公元前372-289年),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私淑孔子,深受啟發,繼承與發展孔子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將儒學發展至另一高峰,對後世產生極大的影響。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開創者,而儒學理論的建構,則成之於孟子之說。他說出的每一句話,幾乎都可以從《論語》找到源頭。他的哲學思想,有三大綱領,一在人性論的人禽之辨,二在價值觀的義利之別,三在治道觀的王霸之分,皆從孔子的仁義禮蛻變而來。
主講人介紹
黃俊傑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及日本關西大學客座教授、國際「東亞文化交涉學會」會長。現任臺灣大學特聘教授兼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以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曾獲教育部國家講座、教育部學術獎、江丙坤兩岸交流「學術研究獎」、臺灣大學優良教學獎、中山學術著作獎、胡適紀念講座、美國王安漢學研究獎等。研究領域主為東亞思想史,著有《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及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s等中英文專著二十餘冊。多種中文專書並譯為德、法、日、韓、越、斯洛維尼雅文出版。近30年來並積極參與大學通識教育改革工作,現任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活動時間 2019/10/19 14:00 ~ 2019/10/19 16:30
報名時間 2019/07/02 ~ 2019/10/17
講師
活動地點 國家圖書館文教區三樓國際會議廳(台北市中山南路20號)
參加對象 一般民眾
活動類別 主題活動
活動場次 6
學習性質 實體
學習類別 文學
活動費用 0
是否額滿 未額滿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
協辦單位 科林研發
名額(人) 339/400
學位學分
數位時數 0
實體時數 3
聯絡資訊 承辦人姓名:國家圖書館特藏文獻組 孫小姐
Email : sun@ncl.edu.tw
承辦人電話:02-23619132 #427
用餐